(实习记者 郝静秋 摄影 孙淑华)12月19日,第六届天南大研究生联合学术文化节品牌活动――天南大讲堂在伯苓楼报告厅举行。国家级教学名师、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带来一场题为“相遇东坡――从一首小词看苏轼的文化人格”的精彩讲座,吸引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其他高校的众多学生。讲座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凤主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陈洪吟诵着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定风波》,拉开了讲座的序幕。
“苏轼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但却豪情万丈,肆意洒脱。什么样的经历成就了这样一个逍遥自在的东坡呢?”陈洪谈到,从“乌台诗案”到贬官黄州,从谪居惠州到流放海南,苏轼一生漂泊流离,经历了无数人生风雨。但就是这些失意,这些坎坷,让苏轼拥有了承受风雨的勇气,也成就了他的豪放不羁。
自信让他“何妨吟啸且徐行”
结合小词《定风波》,陈洪分析讲述着苏轼的文化人格。“风生雨来,信步雨中。面对打在竹叶上的雨滴声,苏轼不禁吟啸一番。一个‘啸’字,体现出他对自我人格表达的强烈自信,道出了他乐享风雨人生的超然淡定。”陈洪谈到,面对客观世界我们不要太在意,不妨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会有另一片风景。
淡定让他“一蓑烟雨任平生”
陈洪分析,由眼前的实景、实情伸展,穿越时空的限制,这里的“烟雨”也有了人生风雨的象征意义。他谈到“一蓑”、“烟雨”,简单明了地勾勒出一副朦胧写意的山水画,二者之间又形成张力,一个“任”字更是表现出苏轼的坚强意志与超然淡定。
洒落让他“也无风雨也无晴”
陈洪谈到,维摩是苏轼最钟情的佛门人物,“维摩人生”也对苏轼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源于“济世而超脱、自主而从众、高雅而享乐、认真而游戏”的维摩人生,东坡在佛家的慈悲与儒家的入世精神契合中给我们展示了高妙而笃实、超脱又执着的文化人格。于是,苏轼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执着,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情”的洒落。
讲座中,陈洪引经据典,幽默诙谐,现场欢笑声不断。在讲座后的提问环节,陈洪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督促同学们多读书,多思考,并希望大家在人生中磨练苏轼般的人格魅力,在场学子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据悉,天南大讲堂是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研究生联合学术节的品牌项目。作为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合作办学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两校共同组织的研究生学术节至今已经举办了六界。学术节以鼓励两校研究生进行思想、学术与文化交流,推进学科发展与理论实践创新,培育高端优质科研成果,促进两校合作为宗旨,在引领研究生开阔学术视野、提升科研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天南大讲堂是其中最为重量级的高水平学术报告。
编辑:陈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