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袁婧 姜芦洋 金梦)为倡导良好学风,搭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本学期,我校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推出了“导师有约――研究生师生交流下午茶”活动。活动内容纷呈、形式多样,既有以导师为主体的介绍学术科研方法、推荐精品书目、分享人生体会的分享会,又有以剖析当前热点、探讨学术前沿为主题进行的师生互动交流的主题沙龙。
3月15日,以“天南学子、模拟两会、青年代表、聚焦国事”为主题的模拟两会活动拉开了本学期“导师有约――研究生师生交流下午茶”活动的帷幕。本期活动由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承办,邀请来自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20位学生代表和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的全体研究生共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两会活动。我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纪亚光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亚男老师,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部研究生导师张长虹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就2013年“两会”的热点议题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交流会伊始,纪亚光教授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天津大学的研究生生代表致以真挚的欢迎。他表示,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两校的马列学子齐聚于此,以下午茶的轻松方式聚焦国事,交流思想,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希望两校青年学子能够在交流中激发学术的热情,在碰撞中燃起思想的火花。
聚焦民生新期待
在2013年的两会上,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此,天南两校的马列学子也表达了自己的寄语和期待。
交流会上,首先由南开大学的研究生代表张凯同学发言。他谈到,非常关注当今社会的养老模式问题,目前社会上一部分私立养老机构存在环境恶劣、服务不周等不良问题,相关部门应予以更多的法律监管,进一步规范社会养老机构的运营。天津大学的研究生代表杜晓梅同学针对房价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提到,房地产问题成为2013两会民生关注焦点之一。遏制房价过快增长、向城镇居民提供经适房等议案的提出,都将一定程度地推进更多中国人居住梦想的实现。在场的其他学生代表也就医疗、教育、物价等民生热点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与期待。
张长虹老师表示:“听了同学们对社会民生议题的讨论,我也很受启发。时下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利益格局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由此一部分社会矛盾便通过民生层面显现出来。但是,通过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政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所做出的努力,我们的政府正在着力用更新的发展举措与施政理念去解决当下中国最亟待回应的民生问题,从而为百姓带来更多福祉。”
关注生态新举措
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对大气环境、人体健康、交通安全等诸多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由此,治理环境污染不仅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而且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切的焦点。就此话题,天南两校研究生也交流了各自的见解。
南开大学的研究生代表王静谈到,远离雾霾重在治理,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此外,从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的角度思考,我们的政府应该着手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区域的协同治理。天津大学的研究生代表赵晓阳也表示,治理雾霾有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的责任,除了政府层面的治理举措,我们也可以用行动来改变现状。比如:出行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这种来自我们身边的行动就是我们对治理雾霾所贡献的一份力量。
学生讨论结束后,张长虹老师对此议题作了简短的评论总结。她谈到,从2005年首提“生态文明”概念,到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凸显了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今天,我们的政府也正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节能减排,治理雾霾天气,建设生态文明,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模拟两会活动结束后,马亚男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总结。她表示,这样的活动形式很生动很新颖,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议案提出的过程,同时通过与导师、同学的互动交流,还锻炼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应对能力。“导师有约――研究生师生交流下午茶活动”搭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让研究生在课堂外有更多的机会与导师进行交流,希望师生之间这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能够持续、常态化的开展下去。
本学期,“导师有约――师生交流下午茶”活动在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会定期为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架设一道学习与沟通的桥梁,给广大研究生带来更多精彩纷呈、包罗万象的学术知识和文化体验。
编辑:陈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