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邓玲芝 杨一丹)早春四月,樱花已在枝头灿然盛开,温暖的春色洒遍校园,春天的活动随着和煦的微风播洒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平时忙碌于科研工作的研究生们,也走出图书馆和实验室,“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积极参加“活力南开”――南开大学第一届研究生运动会。在运动会的首个项目――羽毛球比赛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身体和意志,更加深了与老师之间的理解与交流,让我们随着记者的镜头,去重新回味那一个个精彩而珍贵的瞬间。
春意融融,活力勃发
经过前一天的激烈角逐,14日下午两点半,商学院的牛建波老师准时来到体育馆,与生命科学学院的陈成彬老师展开甲组3、4名的争夺。牛老师开局便攻势猛烈,几次弹跳、扣杀,让观众胆战心惊,却都被陈成彬老师轻松化解。在旁边准备打第二场的崔连广老师连连为每一绩精彩的接发球而欢呼。由于名额所限,很多喜欢羽毛球运动的老师没能参加比赛,吴德广老师就是如此,但这并不影响他享受比赛的好心情,此时,他在旁边充当了这场精彩较量的场外评论和指导。
崔连广老师对自己所在商学院的表现很满意,他说,商学院实力相对较弱,能小组出线都是出乎意料的,尤其“8进4”时以3:2的比分险胜数学院更让他们感到惊喜。“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比赛的过程,”,崔老师说:“春天到了,建议大家都不要‘宅’在宿舍和实验室里了,动起来,在运动中展现青年人的活力。研工部、体育部组织的这个比赛就很好,运动过后大家可以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紧张的学习和科研中。”
体育馆看台四周不时传来欢呼声,拉拉队队员在为自己院系的老师和同学呐喊加油。同学们都说,在比赛的拼杀中大家看到了平时温文尔雅的老师们的另一面,不只是谦谦君子,更是运动达人。哲学院的白洁亮同学说:“我的导师吴学国老师平时上课非常严谨认真,也不太爱开玩笑,在球场上我才发现,老师原来有这么活泼的一面,觉得和老师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师生对阵,妙趣连连
本次研究生运动会的一大看点便是师生共同参与,既合作,又竞争。很多学院的院长、博导都参与其中,与学生们“公平较量”。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的王胜利老师对阵化学院田均均同学。在田均均的猛烈攻势下,王院长败阵。王胜利老师表示,“青出于蓝,虽然我输了,但是我已经尽力了。”他说比争取胜利更重要的是“耐受输赢”,争得胜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欣然接受输的结果,这才是体育精神。“参加这次研究生运动会,不仅增进了本院师生间的感情,培养了团队精神,同时也能与别的院系老师切磋,很有意义。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类似的活动,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参与其中。”
商学院的牛建波老师说,“我们商学院师生平时经常一起练球,这次参赛可以实现让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好地互动交流。”虽然最后在比赛中遇到强敌物理学院,没能小组出线,但同学们都知道,牛老师在乎的是“你运动了没?”,而不是“你赢了没?”。
软件学院辅导员白庚岩老师说,由于软件学院人数较少,自己本学院内部组织的师生交流活动并不多,此次研究生运动会为增进师生交流、增强学院的凝聚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次全校研究生运动会,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了解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机会。”
增进交流,友谊无价
谈及此次研究生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研工部工作人员谈到,“很多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此次请来的主裁判也都是研究生同学,虽然组织过程很辛苦,但是看到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比赛中收获了快乐,其乐融融,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数学科学学院何全同学对此次研究生运动会颇有感触,他说:“在羽毛球比赛中,我和队友们顽强拼杀,顺利赢了五场比赛,很遗憾地输掉了一场比赛。最后排名第五。这个过程中,我见识了同学的长处,认识了更多朋友,通过比赛加深了了解和友谊。我们学院的两位老师跟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突然发现这些平常低调、潜心学术的老师在体育上也特别出色,让我们又惊又喜。有几个博士师兄师姐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而平常他们都在认真地钻研学术,这次给我们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比赛的过程很辛苦,很激烈,也很有趣。我们在对阵商学院的那场比赛中遗憾落败,其他几场比赛都顺利获胜。作为一个参赛选手,我深知其中的周折和烦恼:在选手的出场顺序上要考虑很多因素,在混双的配合上要考虑合适的战术,在比分的变化中要考虑张弛有度,在比赛的过程中要考虑扬长避短。我是我们这个队伍的男生中实力最差的,我可能也是学到的东西最多的。”
比赛的结果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大家在比赛中都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和快乐。早春的南开园中,老师和同学在竞技中相互了解、增进交流,亦师亦友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告别冬日的懒惰,舒展筋骨,在运动中演绎青春,在欢笑与胜败中收获成长,收获友谊……